脑白质病变(WMH)Fazekas分级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传统的脑白质病变评测量表是基于C T、MRI图像的视觉评测量表。
其中Van Swieten量表和Blennow量表是基于CT的,Fazekas量表、Scheltens量表、Ylikoski量表和Manolio量表等是基于MRI的。
Fazekas医生在1987年提出了Fazekas评分,Fazekas评分基于头部MRI的T2WI/T2FLAIR序列图像,是目前公认的、通用的、用的比较多的是Fazekas量表,该评分将白质分为脑室旁白质(PVWM)和深部白质(DWM),依据病灶大小和融合情况进行评分:
Fazekas量表(0-6分):
脑室旁高信号评分(PVWM)
0分,无病变
1分,帽状或铅笔样薄层病变
2分,病变呈光滑的晕圈
3分,不规则的脑室旁高信号,延伸到深部白质
深部白质信号(DWM)
0分,无病变
1分,点状病变
2分,病变开始融合
3分,病变大面积融合
Fazekas分级:A+B
1-2分,轻度
3-4分,中度
5-6分,重度
注意:在实际临床应用中,此评分比较繁琐,多用改良的Fazekas法,简单,目测易判断。
改良Fazekas法(3级):
Fazekas 1 级:斑点样
Fazekas 2 级:斑块样(斑点部分聚集)
Fazekas 3 级:斑片样(病变整合成片)
总结:
室周白质和深部白质高信号的病因学不同,深部白质高信号通常认为是慢性的小血管缺血所导致;室周高信号通常认为是脱髓鞘、颗粒性室管膜炎、室管膜下神经胶质增生以及小血管缺血多种原因导致。
白质高信号随着年龄的增加,逐渐出现并增加,在健康的老人中常见。研究发现白质高信号对精神和身体功能均有影响。Fazekas评分在衰老、脑血管疾病、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相关研究中广为应用;但在临床实践中,大多数医院的头部MR报告中并不提供该评分,或者以一些替代性的描述进行说明。
标签:
08-30 21:03:42
03-18 14:53:54
03-18 14:51:07
03-18 14:47:48
03-18 14:44:44
03-18 14:40:44